一、好地产好酒
黔,贵州省简称;台,中国第一酒镇茅台镇。茅台镇酿造的酒是酒中明珠,它芳香、隽永,声名盖世,素有“风來隔壁千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的美名。
黔台酒,历史悠久。据传,远古大禹时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酿酒。在二千一百多年前的西汗時期,茅台鎮所在地仁怀县一帶,就产名曲“枸酱酒”。《遵义府志》载:枸酱,酒之始也。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公元前135年,唐蒙出使南越,曾专程绕道取此酒归长安献与武帝饮而甘美之。到了北宋時期,今茅台镇所在地所产优质大麦酒“双曲法酒“被宋人张能臣著的《名酒記》以它的质量精美載入酒史。唐宋以后,更逐渐成为历代王朝贡酒,通过南丝绸之路,传播到海外。到了清代,茅台镇酒业兴旺,声名鹊起。
清代初年,黔台酒创始人何汉卿利用茅台镇得到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赤水河中上游渡口,精心酿制始创酒坊是茅台镇最古老的酿酒坊,经过三百年的沧桑,第六代传人余沧鳌严守代代相传独特秘方,在茅台镇最古老的赤水河上游渡口,酿造出独具风格的、茅台镇传世佳酿,奉献給新世紀。茅台镇背靠大青山,面临赤水河,山上红壤遍地,泉水涓涓。赤水河,水质纯洁清甜,含少量矿物质,茅台镇地外山谷,气候湿热,二千多年酿酒历史,使茅台镇的空氣中弥漫了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对高温高的伏天制曲特別有利,能使微菌、酵菌等多种微生物得到繁衍。黔台酒用赤水河一带出产的糯高粱为原料,运用高温大曲、石壁泥底窖发酵、清蒸回沙工艺,制成传统而古老的“白水曲”。一次循环长达10个月,陈酿期10年。
二、七代传人的黔台
据了解,黔台酒产自于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是目前厂区最临近赤水河的极少数酒厂之一,黔台酒的前身“白水曲”闻名于茅台镇,目前的经营者余沧鳌先生是余氏古法酿制白酒的第七代传人。黔台牌系列白酒,以其酱香浓郁、醇绵柔和的特质,深受消费者喜爱。在黔台酒市场影响力日渐增大的同时,假冒黔台牌白酒在市场上逐步泛滥,对酒厂的利益和消费者的身体与权益,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黔台酒颜色浅黄、晶亮透明;酒体丰满、酱香突出;醇甜柔和、优雅细腻、郁而不猛;空杯留香持久、手散酱味纯正;入口绵甜醇厚、诸味协调、口感细腻、后味悠长 幽雅细腻,郁而不猛,空杯留香,绵甜醇厚,醇甜柔和,诸味协调,口味细腻,后味悠长。 黔台酒特点 黔台酒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茅台镇自2100年前的西汉时期酿制名曲“构酱酒”名扬天下,宋代的“双曲法酒”被张能臣著的《名酒记》载入酒史。 黔台酒产自中国第一酒镇茅台镇,取自然之灵气酿制而成,有“风来隔壁千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的美名,是酒中极品。 黔台酒选用纯洁清甜的赤水河水质,优质糯高粱为原料,运用传统酿酒工艺和祖传秘方精酿而成,是历经数十年窖存的传世佳酿。
十几年来,黔台酒甘守寂寞与古训,刻意追求酿造质量,迎来了一系列荣誉:1988年荣获贵州省白酒金凤杯大奖;2003年荣获上海市场优质酒评选白酒类金樽佳酿品牌奖;2005年荣获新加坡国际品牌峰会白酒类唯一金字招牌;2007年荣获上海国际采购大会指定用酒;2011年荣获上海酒类市场专家评审年度最佳酒品,黔台酒成为酒中佳酿。
三、独特工艺,天成之作
概括黔台工艺的特点为三高三长。黔台酒工艺中的三高是指黔台酒生产工艺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黔台酒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温度高达63℃,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发酵温度都高10-15℃;在整个大曲发酵过程中可优选环境微生物种类,最后形成以耐高温产香的微生物体系,在制曲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趋利避害之功效。高温堆积发酵是中国白酒生产敞开式发酵最为经典和独创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艺所不具有的。高温馏酒:蒸馏工艺本身是固液分离的技术,但黔台酒生产工艺的蒸馏与其他白酒完全不同。黔台酒工艺中的三长主要指黔台酒基酒生产周期长;大曲贮存时间长;黔台酒基酒酒龄长。黔台酒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须二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几个月或十多天即可。黔台酒大曲贮存时间长达6个月才能流入制曲生产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个月,这对提高黔台酒基酒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黔台酒一般需要长达三年以上贮存才能勾兑,通过贮存可趋利避
如果说黔台酒具有独特的地域和特殊的原料是自然天成之作,那么黔台酒独特的酿造工艺就是能工巧匠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