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上海居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纲要)
上海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 2012年7月3日发布
前言:
上海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于2012年5月,对50个在售楼盘、132家家居门店负责人、250家装饰材料品牌企业、90家家具品牌企业和500名家居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形成2012上海居家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总体形势:
1、2012年1-4月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全球经济持续下滑、房产限购),居家产业市场形势持续下滑,房产成交量同比2011年1-4月下滑13.9%,比2011年9-12月下滑8.4%,价格也略有下降,降幅4.2%;
2、装饰材料、家具受房产形势的直接影响,成交额同比2011年1-4月下降36%,比2011年9-12月下降20%;
3、房产从3月份开始成交量略有回暖,价格止跌,3、4、5、6月继续保持缓慢回升势头;
4、装饰材料、家具行业4月下旬以来在政府的倡导下,各家居卖场、品牌企业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促销活动,可以理解成行业自救行动,对刺激市场起到一定作用。4、5月市场略有起色,4、5月销额比2、3月销额增长19%,比2011年4、5月下降12%,总体上还是处低迷状态。
二、上海房产市场情况调查:
1、商品房成交均价情况:以价换量策略。
①今年春节过后,房企为消化库存,回笼资金,有80多个楼盘采取优惠打折、送装修、送车位等实质性降价措施;
②行业普遍认识:广告不如降价;
③总价适中、中小户型、外环以外的普通商品房成交比例较大,拉低了上海市的商品房成交均价。
2、消费者购房目的,首次置业者占比65%。
没有房产的首次置业者和拥有一套房产的改善型刚性需求,成为房产市场主流,与2011年变化不大。
①解决基本居住为目的:52%;
②改善居住条件:37%;
③保值增值:7%;
④出租回报:3%;
⑤倒手赚差价:1%
3、消费者购房倾向:注重居住品质。
①低层、小高层、高层、花园洋房、别墅公寓或其他比例:38%、33%、23%、4%、2%;
②60平米以下、60-80平米、80-100平米、100-120平米、120-140平米、140平米以上比例:3%、17%、39%、24%、13%、4%;
③公寓产品的关注度下降:缺少好的产品、水电收费、商住混合等问题。
4、总价承受水平:150万元的占比88%。
①100万以下、100-150万、150-250万、250万以上=65%、23%、8%、4%,总价承受水平在提高
②一次性付款占13%,比例上升,这与房企的优惠政策引导有关;
③月还贷分布:2500元以下、2500-4000元、4000-6000元、6000元以上=58%、25%、10%、7%。
5、消费者关注因素,房价是首要因素。
价格、地段、交通、周边环境、户型、配套、开发商、物业=72.9%、6.3%、5.2%、4.5%、3.7%、3.6%、2.2%、1.6%。同比2011年,房价因素增加22.1%比例。
6、市场预测:观望情绪趋弱,购房意愿还需提振。
购房意愿:1月内、3月内、半年内、一年内、一年半内=3%、3%、10%、25%、16%;57%有购房意愿,比2011年四季度增加了10个百分点。
7、结论:
①到2012年2月,市场跌到低谷,之后缓慢回升;
②消费者对房价态度:判断渐趋理性,看跌房价消费者比例数还很高,但比例在下降;
③鉴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调以及房产形势的政治压力,下半年政策环境有望一定缓和,但没有较大改观的基础;消费者的积极心态有延续的可能,但仍比较脆弱。
三、上海家居(装饰材料和家具)市场情况调查:
(一)有关数据
1、市场总体下滑较多,成交额同期下降三成有多;
2、平均每平方米家庭装修金额从2011年5月的1420元下降到2012年5月1250元;
3、250家装饰材料品牌企业2012年1-3月同比2011年1-3月销售额下降、持平、上升的比例=71%:16%:13%
90家家居品牌企业2012年1-3月同比2011年1-3月销售额下降、持平、上升的比例=78%:12%:10%
4、132家卖场门店进驻企业调整比例,2011年1-3月,4.5%,2012年1-3月,7.7%;
5、2012年4、5、6月市场基本稳定,略有起色。
(二)市场特点
1、沿海降幅大于内地,一线城市降幅大于二线城市;
2、受市场冲击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大型购物中心式卖场、连锁超市、专卖店、传统建材市场;
3、二次装修比例迅速上升,且成为当前高端家居产品的消费主力;
4、大众型品牌产品、消费者品牌产品受影响最小,相当一部分不降反升;260家申报2012金楹奖的装饰材料品牌有227家为消费者品牌,有196家同比去年有增长;
5、家具行业整体的品牌认知度比装饰材料要低,但每大类品牌的集中度相对较高,且为家居下游产品。所以,今年家具市场的影响程度比装饰材料更大。
(三)市场亮点
1、搭建集成化产业链。如博洛尼橱柜,装修,又要做主材平台开放和设计施工开放的“联盟平台”;明珠陶瓷除了做好产品,进军设计;
2、渠道下沉。①二线、三线市场②社区店 如宜家、红苹果、美克美家
3、打造设计师渠道,如圣象、大自然、博洛尼等;
4、与房企合作,拓展精装修渠道,如欧派、安信、德尔,与地产商做产业合作;
5、异业联盟,跨界合作。如地板与楼梯、地板与采暖、吊顶与灯饰;建材与装饰
6、服务升级。如箭牌,软件设计实现“掌中店”,可在IPAD终端完成产品导购和效果设计;全友家具与中国电信合作,送货安装完成后48小时内进行总部直接回访。许多地板企业,买地板赠室内甲醛检测,产品上均有防伪标识
7、试水电子商务及新媒体营销模式。如衣柜、橱柜,因为存在价格差异,采取定制化产品的网上销售;家居企业利用微博、视频、网络游戏、微电影打造品牌,如多乐士,通过微博互动,上传微博故事可获奖的活动传递品牌理念。
8、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如生活家,开发地板的时尚原理;博洛尼的16种生活方式,24款设计新品橱柜;马可波罗的“艺术石材”;卫浴产品智能化;更多家居企业关注健康、关注绿色环保,如摩恩的太空镀层技术。
9、不断践行社会责任。如立邦捐赠希望小学;科勒的“麻利都来洗”,关注农村卫浴健康;圣象的地板慢生活健康骑活动;宜家,梦想实现之旅,帮助消费者搭建空间布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