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中国:以强大的人才引擎助推“2030战略”与“健康中国”同频共振
来源:中新网上海
随着全球化布局的不断深入,人才培养对于跨国企业而言,愈加成为其保持发展韧性、持续突破创新的重要战略性投资。对于如何不断深化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以适应并引领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与市场,跨国生物制药巨头辉瑞近日给出了最新的答案。
4月15日,为期三天的第三届辉瑞市场营销学院在沪拉开帷幕。辉瑞中国区总裁、RDPAC执行委员会主席Jean-Christophe Pointeau在开幕式上指出,多年来,辉瑞通过市场人才能力的持续升级,加速创新引入,不断提升患者可及,这与“健康中国”宏伟目标强调的“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
“辉瑞前不久发布了‘辉瑞中国2030战略’,而人才是辉瑞中国2030战略落地的执行主体,”Jean-Christophe Pointeau说,“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军企业,我们深知,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源泉,尤其是兼具国际化视野同时扎实掌握核心技能的人才。他们是医药创新的‘最后一公里’,辉瑞市场人的能力决定了我们能否将科学突破转化为改变患者生命的希望。”
在“创新”与“可及”间构建“人才之桥”
辉瑞市场营销学院于2023年正式启动,作为一项面向辉瑞市场部全体人员的人才培养计划,在每年为期三天的密集培训中,学院不仅会邀请总部高管分享全球前沿经验,也会紧跟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围绕产品策略及管理,内容优化与渠道策略,测试与优化,数字技术与自动化等六大技能,开展理念与实操结合的系统化培训。
“随着创新产品持续引入,同质化、差异化、渠道多样化对市场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也是我们持续举办辉瑞市场营销学院的重要原因之所在,”Jean-Christophe Pointeau表示,“今年是辉瑞市场营销学院举办的第三年。伴随着数字化与新技术的迅速迭代,我们需要夯实市场人员的核心能力,无论是精准洞悉市场需求,还是优化完善战略战术,无论是高效周全的落地执行,还是到项目后期的准确评估,具备扎实功底的医药行业市场人才对于行业发展、对于满足患者需求都至关重要。”
辉瑞中国区肿瘤与罕见病事业部总经理、2025辉瑞市场营销学院负责人李进晖进一步阐释了市场营销人才作为“最后一公里”链接者的重要意义。她表示,当前,快速迭代的科技与创新使医药健康行业的市场营销面临着新的挑战,市场营销人才要成为前沿创新疗法与临床高效治疗间的畅达“桥梁”,将复杂的医学信息转化为医生和患者可感知的临床价值,快速惠及患者。
李进晖认为,快速掌握并创新应用数字化技术是市场营销人才深入了解及拓展不同区域市场、扩大治疗可及性的必经之路。这也与辉瑞市场营销学院成立的初衷高度契合,辉瑞希望通过这一平台,充分利用国际化平台优势资源,为中国的医疗健康行业培育基础过硬、富有创新精神的市场营销人才,构建可持续的市场营销人才生态。
这从某种程度上对当前医药健康行业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进行了再定义。在李进晖看来,优秀的市场营销人才应该具备敏捷的学习能力、洞察与转化创新的能力,以及跨界协作的能力,能够为企业、为行业带来价值。
她以辉瑞市场团队打造的国内唯一的整合血液肿瘤+抗感染治疗的综合平台HOPE为例,阐明强化市场人才培养所带来的创新转化价值。
“辉瑞的血液肿瘤线和抗感染线都很强大,但这两支在过往没有太多交集,在我同时负责这两个领域后,我们发现,临床上,由于当前抗感染治疗与血液肿瘤本病治疗是结合在一起进行支付的,二者往往无法均衡支付预算,医生在疗法、剂量的取舍决断间多有掣肘。考虑到近年来血液肿瘤和抗感染领域都有新疗法在不断上市,如何让其最新疗法都能够在临床预算可控的情况下惠及患者,我们的HOPE平台从数据分析等方面提炼出关键结论,用真实世界证据帮助血液专家进行决策解读,并与国家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推动将抗感染疗法作为一个单病种进行支付,不占用本病治疗支付资源,更好地助力临床治疗效率提升。”李进晖说,HOPE平台通过精准洞察患者需求和跨部门合作,有望达到提升血液肿瘤患者整体生存率3-5%的目标,这个目标也正在与血液领域专家进一步形成共识。这一平台的成功运转也再次证明,优秀的市场人才对于业务发展,对于患者获益,都是非常重要的。
为人才“量身定制”多元成长之路
事实上,辉瑞市场营销学院只是辉瑞中国多年来人才梯队建设举措中的亮点之一。辉瑞中国区员工体验负责人张燕燕介绍,从一站式市场营销线上学习平台、辉瑞营销学习社区建设,到商业行动学习的辉曜领袖项目、“斜杠梦工厂”人才轮岗项目等,辉瑞已经打造了规模化、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梯队。
张燕燕表示,以培养成长型人才为目标,辉瑞打造了完善的人才发展体系。无论是年轻的人才还是一线管理者,亦或是高阶领导者,都有多种针对性的培训项目,甚至根据其个人意愿和发展目标“量身定制”,助力其进一步学习提升;而基于辉瑞的“创新底色”,如“辉曜领袖”等多种人才培养项目的设计会注重跨部门的“行动学习”,共同思考解决当下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孵化创新成果,积累跨领域、跨职能经验,打造自我行动思维和创新思维;此外,还会采用兼职轮岗制度,帮助人才通过跨部门轮岗解锁新技能。
“辉瑞中国的团队非常年轻,平均年龄在32岁左右,对个人成长有着高诉求,因此无论是在专业能力发展还是领导力提升,甚至在整个职业规划上,辉瑞都会密切关注并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方案,”张燕燕说,“辉瑞相信每位员工都有多样的发展机会,无论是希望在一个岗位上成为行业佼佼者,还是愿意成为跨界发展的‘对角线人才’,或者尝试同领域感兴趣的新岗位,以及获得向上发展的机会等,辉瑞都充分尊重个人意愿与选择,开放而包容。”
她表示,在“勇气、平等、卓越和欢乐”的企业价值观下,辉瑞培养人才秉持着浓厚的认可文化和激励文化,例如每年最优秀的员工有机会前往海外研学,与全球领导团队直接对话,并以小组为单位,对公司战略进行提案,而如果个人或团队取得了突破性的创新成果,辉瑞也会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公开表彰与认可,“这些都让员工感到自己能够被看见、被认可、被激励,团队也因此而充满活力”。
在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辉瑞员工的敬业度非常高,而辉瑞中国在每年的全员敬业度调查中,都是全球得分第一的,”张燕燕说,中国是辉瑞全球第二大战略核心市场,每年,辉瑞全球的领导层都会数次来到中国,与本土人才进行直接对话,倾听员工的声音与需求。
张燕燕透露,与时俱进是辉瑞培养人才以引领创新的“秘钥”。随着AI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辉瑞近年来在不断将人才培养与AI深度融合。2024年,辉瑞中国在全球率先推出 Marketing competence model能力模型,针对当前AI技术兴起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新趋势,围绕7个主要领域的35项核心能力设立模型,员工可以结合测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升。
在全球范围,辉瑞还创新地打造了AI“内部猎头”,可根据员工的工作经历、工作地点等,主动向员工推荐适合的岗位,一举盘活内部人才潜力,优化内部人才资源。张燕燕透露,今年下半年,这一AI系统将在中国进行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