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新闻中心
 
· 上海自贸区将推金融“新51条”,金改力度超前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企竞新闻 | 
2011上海企业竞争力研究报告
 
 

一、背景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增大,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不减,全球经济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从国内来看,为应对持续加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和可能存在的房地产泡沫,同时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011年以来政府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货币政策趋于稳健,流动性逐渐收紧,当前通胀压力有缓解的迹象,但经济增长放缓及部分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困难加大等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为了解上海企业竞争力现状及企业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了解他们对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评价、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以及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201111月至12月,上海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2011上海企业竞争力调查并完成此报告。

  本次调查以上海企业负责人为调查对象,参考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现场问答填写、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发放问卷2'500份,共回收问卷1'691份,其中有效问卷1'225份,有效回收率为49%。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部分还参考并部分引用了上海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数据库和以往的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43.3%13.2%6.9%6.6%8.5%5.4%4.3%。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7.3%37.4%55.3%;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占6.3%,有限责任公司占64.7%,股份有限公司占15.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8.9%,股份合作企业占4.7%,集体企业占1.5%。民营企业总占78.6%。(见表12)。

  表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制造业(见表2

43.3

 

国有企业

6.3

建筑业

6.9

股份有限公司

15.7

交通运输、仓储

4.3

有限责任公司

64.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8.5

其他内资企业

6.2

批发和零售业

13.2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8.9

住宿和餐饮业

6.8

民营企业

78.6

房地产业

6.6

盈亏

盈利企业

58.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4

持平企业

20.3

其他行业

5.0

亏损企业

21.0

 

生产状况

超负荷生产企业

4.6

正常运作企业

77.8

半停产企业

16.8

规模

大型企业

7.3

停产企业

0.8

中型企业

37.4

出口型企业

26.9

小型企业

55.3

非出口型企业

73.1

 

  表2  调查样本中制造业基本情况(%

制造业细分%

1

农副食品加工业

3.8

14

化学纤维制造业

1.2

2

食品制造业

3.0

15

橡胶制品业

1.9

3

饮料制造业

0.8

16

塑料制品业

5.1

4

纺织业

5.9

1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2

5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5.2

1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9

6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1

19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7

7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3

20

金属制品业

6.9

8

家具制造业

0.8

21

通用设备制造业

8.7

9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5

22

专用设备制造业

10.6

10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1

2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4.8

1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0.9

24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6.5

12

医药制造业

7.7

25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3

13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1

26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0

  

二、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

  1.对宏观经济的信心有所回落,经济运行状况趋于复杂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好较好的企业占31.3%,比2010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为近四年来的最低值;认为一般的占43.9%;认为很差较差的占24.8%,比2010年提高了18.2个百分点。

  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更为乐观;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好较好的占37.6%,相对乐观。

  关于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判断,调查显示,认为目前宏观经济偏热的企业占29.9%,认为过热的占5.1%,两者合计比重比2010年略高了1.8个百分点,比2009年提高了12.5个百分点;认为偏冷过冷的占25.5%,明显高于2010年,与2009年基本持平;认为尚难判断的占11.4%;认为正常的占28.1%,是近11年来的最低值。调查表明,企业对经济运行的冷热判断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与2008年的调查结果比较相似,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经济运行的复杂程度。

  2.通货膨胀预期趋于减弱,预计明年房地产价格增速有所放缓

  今年以来,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增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调查发现,关于未来6个月经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或风险,选择通胀压力较大的企业达83.8%,排在所有11个选项的第一位(见表3)。

  表3  未来6个月经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或风险(%

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或风险

总体

通胀压力较大

83.8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68.5

房地产调控引发的相关问题

50.6

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49.9

出口环境恶化

38.6

经济增长下滑

37.9

节能减排压力较大

31.9

地方融资平台风险较大

28.2

民间资本缺乏出路

27.4

十二五开局出现盲目投资

17.5

宏观调控力度过大

17.3

关于对明年企业产品销售价格的预计,调查结果显示,预计产品销售价格上升的企业占31%持平的占50.4%下降的占18.6%上升的比下降的多12.4个百分点,比2010年的调查结果下降了5.3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预计明年产品销售价格上升较多的行业有:交通运输仓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等,预计产品销售价格上升的比下降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化纤、橡胶、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电气机械和通信设备等行业则相对较差,预计产品销售价格上升的比重要低于下降的比重。

调查表明,从不同行业的价格变动情况来看,本轮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自于上游产业(如农业、原材料、电力能源等)、食品和服务业的价格上升较多,而制造业尤其是加工制造业的产品价格并没有显著上涨,甚至部分行业(如装备制造业)还出现了价格下跌的情况。

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企业认为目前调控目标尚未达到,效果可望逐渐显现。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所在地区房价总体水平过高的企业占31.3%,认为较高的占49%,两者合计比重比2010年高5个百分点;认为正常的占18.9%,认为较低过低的仅占0.8%

  3.宏观调控趋紧感受明显,企业的资金紧张程度上升

  关于对当前政府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松紧程度的判断,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过紧偏紧的企业占54.9%,比2010年提高了30个百分点,也明显高于2009年;认为合适的占28.4%,比2010年下降了21.9个百分点;认为过松偏松的占16.7%。调查表明,企业明显感受到不断收紧流动性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带来的压力。

在宏观调控政策偏紧的影响下,2011年以来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更加严重。关于企业目前的流动资金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资金紧张的企业占48.3%,认为正常的占45.6%,认为宽裕的占6.1%;认为紧张的比认为宽裕的多42.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0年提高了18.1个百分点。

 

三、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           

  1.企业景气状况比2010年有所回落,但仍好于2008年和2009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的综合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占33.7%,认为一般的占49.5%,认为不佳的占16.8%;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16.9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0年的调查结果下降了20.4个百分点,但仍高于2008年和2009年的水平。调查表明,目前企业的景气状况比2010年有所回落,但仍好于2008年和2009年(见表15)。

  从不同规模看,企业规模越大,综合经营状况越好;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综合经营状况明显好于民营企业(见表4)。

  表4  不同规模及经济类型企业目前综合经营状况(%

总体

目前经营状况

良好-不佳

良好

一般

不佳

2011

2010

2009

2008

33.7

49.5

16.8

16.9

37.3

14.1

13.1

大型企业

56.0

34.5

9.5

46.5

62.9

43.4

44.3

中型企业

37.7

47.4

14.9

22.8

43.9

18.5

15.2

小型企业

28.0

52.9

19.1

8.9

27.7

4.4

5.1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

44.5

40.7

14.8

29.7

45.1

22.8

24.6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33.3

46.6

20' .1

13.2

42.5

9.0

10.3

民营企业

30.7

51.6

17.7

13.0

34.8

11.8

10.0

  从不同行业看,调查显示,经营状况相对较差的行业有纺织、服装等,其认为良好的比重要低于认为不佳的比重。而交通运输仓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化纤、专用设备和仪器仪表等行业则相对较好,其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

  此外,与2010年相比,经营状况回落较多的行业包括纺织、服装、汽车、金属制品和通信设备、房产、建筑等,其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的比重下降了25个百分点以上,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则相对较好,其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45.1个百分点,高于2010年(见表5)。

  表5  不同行业企业目前综合经营状况(%

 

目前经营状况

良好-不佳

 

良好

一般

不佳

2011

2010

2009

2008

总体

33.7

49.5

16.8

16.9

37.3

14.1

13.1

制造业

30.8

50.0

19.2

11.6

35.8

10.6

10.1

建筑业

29.5

50.6

19.9

9.6

42.2

27.8

23.7

交通运输、仓储

46.6

37.7

15.7

30.9

52.7

31.8

34.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53.2

38.7

8.1

45.1

42.8

20.8

41.5

批发和零售业

37.7

53.5

8.8

28.9

39.7

17.6

26.1

住宿和餐饮业

48.3

44.8

6.9

41.4

47.3

34.5

36.1

房地产业

25.2

49.1

25.7

-0.5

28.3

34.4

1.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0.7

47.4

11.9

28.8

32.7

18.6

15.0

食品饮料制造业

29.3

48.4

22.3

7.0

24.9

14.1

2.6

纺织业

14.9

47.1

38.0

-23.1

26.8

-9.3

-20.7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9.6

57.1

23.3

-3.7

32.8

13.5

-6.9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36.9

43.7

19.4

17.5

28.2

3.6

17.9

医药制造业

33.7

54.3

12.0

21.7

39.5

32.6

25.0

化学纤维制造业

50.0

34.4

15.6

34.4

42.4

24.3

17.1

橡胶制品业

22.6

62.3

15.1

7.5

15.6

39.3

7.5

塑料制品业

22.0

58.0

20.0

2.0

26.4

5.2

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7.3

54.5

18.2

9.1

23.0

-1.4

10.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7.3

50.0

22.7

4.6

32.3

1.1

0.0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2.7

54.6

12.7

20.0

30.2

-2.8

8.3

金属制品业

26.3

52.2

21.5

4.8

41.5

12.0

19.4

通用设备制造业

42.3

45.1

12.6

29.7

50.7

10.9

22.3

专用设备制造业

42.1

47.6

10.3

31.8

49.8

18.2

23.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0.7

47.9

21.4

9.3

45.2

25.9

15.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2.8

50.5

16.7

16.1

41.2

17.1

22.9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1.7

47.6

20.7

11.0

52.5

24.5

9.6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39.6

54.1

6.3

33.3

53.7

27.0

38.8

  2.企业订货、产销、库存等指标有所回落,但仍处于正常水平

企业订货情况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市场情况,尤其是未来的市场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订货正常的企业占58.9%高于正常的占7.4%,两者合计比重比2010年下降了14.5个百分点,不过仍高于2009年和2008年的水平;目前订货低于正常的企业占33.7%。从不同行业看,目前订货情况相对较好的行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等行业,订货正常好于正常的企业比重超过八成。而房地产、建筑、纺织、服装、化纤、橡胶、钢铁、金属制品、汽车和通信设备等行业则相对较差,订货低于正常的企业超过四成。

调查表明,服务业(如信息服务等)及一些制造业的上游产业、装备制造业等订货情况相对较好,一方面表明目前投资需求仍较大,另一方面反映了结构调整和转型的需求在增加,这也可以从企业遇到困难时选择什么样的出路得到印证。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假如企业的停产、半停产情况持续下去,您将如何打算这一问题时,打算产业升级的企业占50.3%,打算进入新行业的占18.6%,打算去其他地区发展的占9.4%。值得注意的是,有21.7%的企业表示退出不干了,其中小型企业、外资企业选择退出不干了的比重相对较高,这一现象值得重视。

  表6  对企业若存在持续停产、半停产情况的打算(%

 

去其他地区发展

产业升级

进入新行业

退出

总体

9.4

50.3

18.6

21.7

中型企业

5.7

67.0

14.2

13.1

小型企业

10.6

41.9

21.5

26.0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

6.0

70.0

14.0

10.0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4.5

57.8

9.1

28.6

民营企业

10.4

47.8

20.2

21.6

  关于企业目前的产成品库存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库存正常低于正常的企业占80.2%,比2010年下降了7.5个百分点,与2009年基本持平;认为库存高于正常的占19.8%。从不同行业看,纺织、化纤和橡胶等行业企业库存高于正常的比重超过三成。

  在订货下滑的同时,企业的产销增长也有所放缓。调查结果显示,相对于2010年,认为目前企业的生产(服务)量增加的企业占33.6%持平的占40.1%减少的占26.3%增加的比减少的多7.3个百分点,明显低于2010年和2009年的调查结果,与2008年基本持平;认为目前企业的销售量增加的企业占37.1%持平的占32.8%减少的占30.1%增加的比减少的多7个百分点,明显低于2010年和2009年的调查结果,与2008年基本持平。

  在订货下滑、产销增长放缓的同时,企业的盈利情况也有所下降。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上半年盈利(包括较大盈利略有盈余,下同)的企业占58.7%,比2010年下降了9.2个百分点;收支平衡的企业占20.3%亏损(包括亏损严重亏损,下同)的企业占21%,比2010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

  从不同规模看,规模越大,盈利企业的比重越高;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盈利情况相对较好(见表7)。

  表7  不同规模及经济类型企业2011年上半年盈利情况(%

 

较大盈利

略有盈余

收支平衡

亏损

严重亏损

总体

2011

8.0

50.7

20.3

19.1

1.9

2010

13.1

54.8

17.3

13.7

1.1

2009

7.0

44.4

20.5

24.8

3.3

2008

11.6

51.3

16.9

18.0

2.2

2007

13.5

57.3

16.0

12.2

1.0

2006

13.5

55.8

15.7

13.8

1.2

大型企业

24.4

48.6

13.5

12.2

1.3

中型企业

10.1

52.1

17.6

18.1

2.1

小型企业

4.3

50.3

23.0

20.6

1.8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

15.0

47.0

16.1

19.2

2.7

有限责任公司

6.5

51.5

20.9

19.5

1.6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9.1

50.7

16.4

21.0

2.8

民营企业

6.4

51.3

21.6

18.9

1.8

  从不同行业看,上半年盈利情况相对较好的行业有: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咨询服务业、医药和仪器仪表等,盈利企业的比重超过七成;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和橡胶等行业则相对较差,盈利企业不到一半。

  调查还发现,目前企业的设备利用率处于正常水平。从对2011年设备利用率的调查来看,设备利用率在“7595%”的企业占48.2%“95%以上的占16.9%“75%以下的占34.9%,平均设备利用率为77.2%,与2008年大体相当。从不同行业看,2011年设备利用率相对较高的行业有医药、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等,平均设备利用率超过80%

  3.企业出口数量增幅下滑,出口价格略有上升

  受到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的影响,目前企业的外贸出口需求仍未走出低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外贸出口需求很旺较旺的企业分别占1.2%14.5%,其合计比重略低于2010年;认为合适的占27.4%,与2010年基本持平;认为不足严重不足的占56.9%,比2010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产品出口数量上升较多的行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汽车等,其出口数量增长的比下降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而纺织、服装和橡胶等行业外需市场相对较弱,出口数量增长的比重要低于下降的比重。

  表8  与去年相比,企业的产品出口数量增减情况(%

 

增长10%以上

增长10%及以内

持平

下降10%及以内

下降10%以上

增长-下降

总体

2011

24.7

18.2

27.6

14.4

15.1

13.4

2010

34.6

17.1

25.7

11.3

11.3

29.1

制造业

24.8

18.2

27.4

14.5

15.1

13.4

  注:增长包括增长10%以上增长10%及以内下降包括下降10%及以内下降10%以上,下同。

  关于企业产品的出口价格,调查结果显示,34.3%的企业产品出口价格上升38.6%“持平27.1%“下降。出口价格上升的比下降的多7.2个百分点,而2010年则是出口价格下降的比上升的多0.2个百分点。调查表明,目前企业产品出口价格略有回升。

  从不同行业看,出口价格上涨较多的行业包括食品、服装、化纤和钢铁等行业,出口价格上升的比下降的多20个百分点以上;而医药、橡胶、金属制品、专用设备、汽车、电气机械、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等行业则相对较差,出口价格下降的比重要高于上升的比重。

    4.对企业未来景气预期谨慎乐观

  关于对明年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的预计,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好转的企业占30.3%,预计不变的占56.6%,预计恶化的占13.1%;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17.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要低于2010年和2009年的调查结果,但仍高于2008年。从不同规模看,中型企业更为乐观;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20.1个百分点,相对较高。

  表9  不同规模及经济类型企业对明年综合经营状况的预计(%

总体

明年经营状况预计

好转-恶化

好转

不变

恶化

2011

2010

2009

2008

30.3

56.6

13.1

17.2

33.2

36.6

14.3

大型企业

28.5

60.0

11.5

17.0

31.7

44.4

19.5

中型企业

32.7

55.0

12.3

20.4

35.8

39.2

15.2

小型企业

28.9

57.2

13.9

15.0

31.0

32.8

12.7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

31.0

58.1

10.9

20.1

26.7

37.3

13.3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26.0

51.5

22.5

3.5

24.9

31.9

5.9

民营企业

29.8

57.2

13.0

16.8

34.9

36.1

15.4

  从不同行业看,对明年企业经营状况较为乐观的行业主要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食品、医药等,预计好转的比恶化的多30个百分点以上;而纺织、服装、化纤、橡胶、钢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和通信设备等行业则相对较差,预计明年企业经营状况好转的比恶化的多10个百分点以内,其中纺织和服装行业预计好转的比重要低于恶化的比重。

  调查表明,总的来看,企业家对未来企业经营状况的预期比前两年有所回落,不过仍高于2008年,并且对明年的预期要好于对今年四季度的预期,企业家对未来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也影响了企业的用工和投资计划。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用工人数将增加的企业占30.4%持平的占43.7%减少的占25.9%增加的比减少的多4.5个百分点,比2010年低了14.1个百分点,其中小型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以及纺织、服装、橡胶、塑料、非金属制品、钢铁、有色金属和汽车等行业企业出现了用工净减少的情况(即用工增加的企业比重低于减少的企业比重)。

  关于对明年计划投资额增减的预计,调查结果显示,预计增长的企业占48.2%不变的占33.2%减少的占18.6%,预计增长的比减少的多29.6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要低于2010年和2009年的调查结果,但仍好于2008年。

是否进行跨行业投资,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对本行业前景的判断。关于如果目前条件成熟,您最希望投资哪个行业,调查显示,71.3%的企业家选择继续投资本行业,28.7%选择转投其他行业。其中交通运输仓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制造业中的仪器仪表等行业的企业选择继续投资本行业的比重超过八成;希望转投其他行业比重相对较高的有纺织、服装、造纸等行业,比重在40%以上。

 

四、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建议

  关于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调查结果显示,选择 “人工成本上升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的企业家分别占79%57.7%,排在所有二十个选项的前两位,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选项还有:社保、税费负担过重43.3%)、企业利润率太低39.1%)、资金紧张38.8%)和缺乏人才32.8%)。

  表10  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

 

总体

  

国有及

国有控股

民营企业

 

2011

2010

2009

大型

中型

小型

人工成本上升

79.0

72.5

57.9

69.0

78.5

80.7

68.3

80.6

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

57.7

56.0

48.5

54.0

59.6

57.0

54.7

57.9

社保、税费负担过重

43.3

47.3

34.0

42.1

45.3

36.2

45.8

企业利润率太低

39.1

28.3

38.4

41.0

32.6

41.9

资金紧张

38.8

42.1

46.9

33.3

37.9

40.2

42.6

39.3

缺乏人才

32.8

47.8

46.2

42.0

33.8

30.9

40.0

32.5

企业招工困难

28.9

18.0

29.3

30.1

13.4

30.3

整个行业产能过剩

22.9

26.9

37.1

29.0

24.3

20.9

23.2

23.5

未来影响企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太多

19.9

21.0

21.4

18.8

23.0

20.0

人民币升值过快

18.7

15.3

19.7

18.4

12.1

17.3

缺乏创新能力

11.2

24.6

27.1

13.7

11.6

10.7

18.3

9.9

电力供应不足

9.3

10.0

10.0

8.8

6.0

9.2

资源、环境约束较大

8.2

18.1

17.2

15.7

9.5

6.3

13.4

7.6

国内需求不足

7.7

10.6

23.7

11.7

6.8

7.8

8.5

7.6

遭受侵权等不正当竞争

7.6

11.5

11.5

9.3

6.5

8.2

5.1

7.9

企业领导人发展动力不足

7.1

9.2

12.9

10.0

6.2

7.3

12.9

6.5

地方政府干预较多

6.1

6.8

9.1

7.3

6.0

6.1

10.7

5.7

出口需求不足

5.2

7.7

21.8

5.7

5.6

5.0

5.4

5.2

缺乏投资机会

2.9

4.9

4.8

4.3

3.1

2.6

3.8

2.8

  注:“—”表示该年度没有涉及此项调查内容,以下同。

  关于未来6个月我国经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或风险,调查结果显示,按照企业选择比重高低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通胀压力较大83.8%)、中小企业融资困难68.5%)、房地产调控引发的相关问题50.6%)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49.9%)。

  调查表明,总体来看,企业认为通胀压力大、成本上升、税费负担较重、利润率低、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紧张是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困难。

  1.企业成本上升,税费负担较重,盈利空间缩小

  成本上升是目前企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本次调查了解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和物料采购价格的上升情况。关于企业目前的人工成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上升的企业占97.4%持平的占2.4%下降的占0.2%,认为上升的比下降的多97.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0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3.4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目前的物料采购价格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上升的企业占85.2%持平的占11.2%下降的占3.6%,认为上升的比下降的多81.6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0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7.4个百分点。其中,中型企业物料采购价格上升较多。

在成本上升的同时,企业普遍反映当前税费负担也较重。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对企业的税收负担情况的评价,认为很重较重的企业占80.6%,认为一般的占18.6%,认为很轻较轻的仅占0.8%,总体评价值为1.92,明显低于中值3,也明显低于2010年的调查结果。

  企业普遍反映的税费负担较重,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政府收入所占比重相对较高,企业和居民收入增长相对滞后的现实,这也是造成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原因之一。

   2.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

  在当前货币政策偏紧的背景下,融资难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关于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非常难比较难的企业占48.4%,认为有难度的占29.8%,认为不难不太难的占21.8%,总体评价值仅为2.56,明显低于中值3,也低于2010年和2009年。其中,中小企业的评价值分别为2.692.43,明显低于大型企业。

  表11  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

总体

不难

不太难

有难度

比较难

非常难

评价值

2011

2010

2009

4.2

17.6

29.8

27.0

21.4

2.56

2.90

2.91

大型企业

7.0

25.3

32.4

23.0

12.3

2.92

3.45

3.55

中型企业

4.9

20.4

30.7

26.6

17.4

2.69

3.03

2.97

小型企业

3.4

14.6

28.8

27.9

25.3

2.43

2.70

2.74

  注:评价值是由(不难”×5不太难”×4有难度”×3比较难”×2非常难/100计算得出的,数值越大,表示对该项评价越好。下同。

  在当前资金环境偏紧、融资难度较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也更加严重。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资金紧张的中型和小型企业分别占46.3%51.3%,比资金宽裕的分别多39.146.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明显高于大型企业,也比2010年的调查结果提高了15个百分点以上。

  应收账款增加是企业资金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应收账款高于正常的企业占25.8%正常的占60.7%低于正常的占13.5%高于正常的比低于正常的多12.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要高于2010年、2009年和2008年的调查结果。其中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应收账款相对较高。

  表12  企业目前的应收账款情况(%

 

高于正常

正常

低于正常

高于正常-

低于正常

总体

2011

25.8

60.7

13.5

12.3

2010

19.1

70.3

10.6

8.5

2009

22.8

62.6

14.6

8.2

2008

22.5

62.1

15.4

7.1

大型企业

26.7

63.7

9.6

17.1

中型企业

24.8

61.4

13.8

11.0

小型企业

26.5

59.7

13.8

12.7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

21.0

67.2

11.8

9.2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17.3

71.0

11.7

5.6

民营企业

27.3

58.9

13.8

13.5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企业家反映资金紧张状况更加严重,另一方面,事实上,目前社会上也有一些资金找不到出路。调查发现,不少企业家预测未来艺术品价格将会上升,这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企业家认为存在部分剩余资金投资艺术品追求高回报的可能性。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未来3个月国内艺术品市场价格的走势,预计将上升的企业家占45.1%,预计大致持平的占37.3%,预计下跌的占17.6%,预计上升的比下跌的多27.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基本回到了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初期的水平,不过与当时不同的是,2009年调查反映出来的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主要是由于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特别是出口企业的外需市场明显下滑,导致企业的订货减少,而目前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下滑,主要是由于货币政策偏紧、企业融资难度较大,导致企业资金紧张更加严重,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这也可以从目前企业订货情况好于2009年,而资金状况要比2009年更加紧张这一数据中得到印证。

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和资金紧张的挑战,部分企业家期待政府适度放松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对未来6个月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的建议,选择适度放松的企业家占42.1%,比2010年提高了15.9个百分点;选择基本不变的占31.5%,选择适度收紧的占26.4%

    3.对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评价有所下降,发展动力和信心不足

  在成本上升、融资难和税费负担较重的同时,企业对外部经营环境的评价也有所下降。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对当地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综合评价,认为很好较好的企业家占29.4%,认为一般的占50.8%,认为很差较差的占19.8%,总体评价值为3.09,明显低于2010年的调查结果。

  受到企业经营状况下滑、对外部经营环境评价降低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发展动力和信心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未来一年国际经济形势将会恶化这一说法,超过六成(61.7%)的企业表示比较同意非常同意,明显高于表示一般24.5%)和表示很不同意较不同意13.8%)的比重。

  对于不少企业对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信心不足这一说法,表示非常同意比较同意的企业占59%,明显高于表示一般29.3%)和表示很不同意较不同意11.7%)的比重。

  关于目前愿意做实业的企业越来越少这一说法,近四分之三(73.1%)的企业表示非常同意比较同意,明显高于表示一般13.4%)和表示很不同意较不同意13.5%)的比重。

  关于我认识的不少企业家都选择移民海外这一说法,接近半数(48%)的企业家表示非常同意比较同意,明显高于表示一般23.4%)和表示很不同意较不同意28.6%)的比重。

  表13  企业家对有关说法的认同程度(%

 

很不同意

较不同意

一般

比较同意

非常同意

未来一年国际经济形势将会恶化

1.8

12.0

24.5

50.2

11.5

不少企业家对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信心不足

2.0

9.7

29.3

48.3

10.7

目前愿意做实业的企业家越来越少

2.1

11.4

13.4

41.7

31.4

我认识的不少企业家都选择移民海外

6.8

21.8

23.4

34.4

13.6

  此外,关于若再给一次机会,是否愿意再做企业家这一问题,表示不愿意的企业家占30%,比2010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为近四年来的最高值,其中民营企业家、45岁以上的企业家、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企业家选择不愿意的比重相对较高。

  表14  若再给一次机会,是否愿意再做企业家(%

 

愿意

不愿意

无所谓

总体

2011

56.8

30.0

13.2

2010

62.1

27.2

10.7

2009

63.2

26.5

10.3

2008

65.6

23.9

10.5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

60.2

21.6

18.2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61.3

26.5

12.2

民营企业

54.6

32.7

12.7

44岁及以下

67.1

24.1

8.8

4549

57.8

32.2

10.0

5054

52.9

31.1

16.0

55岁及以上

52.1

31.8

16.1

高中及以下

48.6

37.5

13.9

大专

55.7

30.9

13.4

大学本科

59.4

27.4

13.2

研究生及以上

66.0

21.9

12.1

  关于企业家对压力的感受,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压力很大的企业家占31%,比2010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认为压力较大的占59%,认为压力较小没有压力的占10%,其中民营企业家、49岁以下的企业家选择压力很大的比重相对较高。

    4.提振信心,积极应对,加大企业转型升级

  面对当前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企业表示将通过自身努力来积极应对。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未来一年应着重采取的措施,企业选择比重最高的五项分别是:加强管理降低成本74.4%)、增加创新投入59.5%)、引进人才53%)、开拓国内市场44%)和更新设备41.8%),这个排序与前两年相比基本没有变化,表明近年来企业应对挑战的战略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34.7%)、开拓国际市场26.6%)、改变经营模式22.8%)等(见表25)。

  与201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选择加强管理降低成本的比重有所提高,表明目前成本上升对企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降低成本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与此同时,选择开拓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的比重也有所提高,这表明在当前企业订货下滑、库存增加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迫使其必须加大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力度;此外,选择增加创新投入引进人才更新设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引进人才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投入属于长期投入,在目前资金环境偏紧、融资难度较大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首先减少了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人力资本和劳动力价格上升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这也可以从选择减少用工的比重比前两年有所提高得到印证。

  表15  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未来一年将采取的措施(%

 

2011

2010

2009

加强管理降低成本

74.4

72.2

80.1

增加创新投入

59.5

64.7

68.7

引进人才

53.0

62.7

56.7

开拓国内市场

44.0

42.9

53.5

更新设备

41.8

46.3

43.0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34.7

39.9

35.1

开拓国际市场

26.6

25.0

31.7

改变经营模式

22.8

23.7

23.2

减少用工

18.1

17.7

10.7

投资其他行业

17.0

15.8

13.9

寻求上市

8.1

8.2

7.4

股权投资或并购

8.1

8.7

5.8

投资其他地区

5.8

6.5

5.2

  调查表明,面对当前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加快创新和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家的共识,但是当前偏紧的资金环境对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尤其是长期投入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为此,本次调查还了解了企业的创新投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今年研发投入增加的企业占43.1%持平的占42.4%减少的占14.5%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8.6个百分点,比2010年的调查结果下降了8.6个百分点。

新产品销售比重反映了企业的创新成效。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今年新产品销售比重增加的企业占38.9%持平的占46%减少的占15.1%增加的比减少的多23.8个百分点,比2010年的调查结果下降了11.5个百分点。

 

、本报告的主要结论

  调查发现,今年以来经济运行趋于复杂,企业对宏观经济的信心比2010年有所减弱。宏观调控降低了企业的通胀预期和房价上涨预期,也同时让企业感受到资金紧张所带来的压力,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也有所回落。

  调查显示,在当前偏紧的环境下,企业综合经营状况比2010年有所下滑,但仍好于2008年和2009年;企业的订货、库存、产销等指标从2010年的高位回落至正常水平,其中订货情况要好于2008年和2009年,设备利用率也与2008年大体相当;受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的影响,企业产品出口数量增幅下滑;调查表明,总的来看,企业对未来企业经营状况的预期比前两年有所回落,预计未来订货、用工和投资增长放缓,不过对明年的预期要好于对今年四季度的预期。

  调查表明,在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税费负担较重、盈利空间缩小和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的背景下,不少企业表示要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采取加强管理和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企业在压力下成长。与此同时,当前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对发展企业的动力有较大影响,同时对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尤其是长期投入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同时,企业期待政府进一步深入倾听企业界的意见和建议,提振企业家信心,重视实体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营造有利于促进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上一篇:新闻信息概要
下一篇:专题报道:2011年度第四届上海企业竞争力风云榜
打印本页  返回
 
上海网站制作
建筑时报
房地产时报
新闻晨报
新民晚报
解放日报
好饰家网
家天下
沪ICP备12008989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沪ICP备12008989号
上海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 Copyright © 2004 - 2020 Shec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