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生价值能否得到充分的体现,间接决定了生命内容的精彩或平淡。因此,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关乎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对每个职场中的人、特别是对个人发展有较高期许的高素质人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银行业员工中高素质人才众多,如何人尽其用、人岗匹配,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命题。让员工学会科学合理的自我发展规划,可以帮助用人决策部门提高人才队伍的组建效率,达到员工和银行的双赢。
耶鲁大学历经25年对毕业生的跟踪结果显示:
· 27%的人无目标,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很不如意;
· 60%的人目标模糊,他们生活在社会中下层,无突出成就;
· 10%的人有清晰但较短期目标,他们生活在社会中上层,在各自领域里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 3%的人有长期清晰目标,他们成为各领域顶尖人士。
可见,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清晰而长期坚持的职业发展目标多么难能可贵!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员工:
· 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
· 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
· 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和超越,增强职业竞争力;
· 通过科学的规划,将个人、事业与家庭生活和谐地联系起来,经营更美好的人生。
对于银行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同样很有意义:
· 可以更深地了解员工的兴趣、愿望、理想,以使他能够感觉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人,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 由于了解了员工希望达到的目标,管理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对员工的培训,同时可以适时地引导员工进入银行的工作领域,从而使个人目标和银行的目标更好地统一起来;
· 能够使员工看到自己在银行中的希望和目标,从而达到稳定关键员工队伍的目的。
多数银行对新员工提供岗前集训、岗位轮训等相关机会,有助于员工在了解银行的岗位职责分工后,结合自身的特质和意愿,选择个人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可惜许多新人可能不具有主动规划自身职业生涯的主观意识,也可能不具备自我规划的技能,若定岗不理想,就容易产生挫折感,进而对个人发展前景表示迷茫,甚至失去拼搏的动力。
本人曾遇到一位学员,是统计学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从专业背景和个人特质、兴趣上,都倾向于从事风险管理类工作,但却被安排从事客户经理岗位。虽然他由于表现不错已经得到晋升,但他担心在市场序列上的发展会令他距离自己心仪的风险管理领域越来越远,同时又苦恼于如何让决策部门知道自己的真实意愿而不至于引起现任领导的不满,心中的纠结让他困扰不已。
该学员在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后,循着“职业生涯规划五步曲”的思路,对照目标岗位能力素质模型进行自身的SWOT分析,或许就可知自己在达到理想目标的路途中,需要经过怎样的积累、做出怎样的努力、采取怎样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