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现代重工宣布收购大宇造船,韩国三大造船厂将合并为两个,这将进一步提高韩国船企的竞争力,也将倒逼我国船企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国际巨头与之竞争。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主要船舶企业也已经迈出产业重组步伐,2016年2月,中远、中海两大航运央企合并成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船舶制造相关资产合并重组为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形成了1300万载重吨左右的造船产能,成为仅次于南北船的第三大造船集团。
合并后的两大造船集团或将形成产能达到全球前二的造船集团,基本覆盖全部船舶和海工产品类型。合并后两大造船集团造船产能达到2500万载重吨,具备从研发、设计、配套、建造到修理的全产业链能力,旗下船舶企业分布在大连、葫芦岛、天津、武汉、青岛、上海、广州等地。
南北船合并对于船舶行业和上市公司均有一定利好。对两大集团和船舶行业来讲,主要影响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利于优化产能资源,有效去除过剩产能。当前船舶行业正处于市场底部的结构调整期,低端产能重复建设,高端产能却不足。两船合并后,或将重新定位各船厂的行业定位和主建船型,有效消除重复低端产能,将资源更多集中到高端产能的建设中。有利于全行业的去产能过剩,有助于行业达到供需基本面平衡。
二是一定程度上减少无效竞争,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船舶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企业,主要竞争对手是韩国和日本的企业,两大集团在诸多船型上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若合并将有效减少内部竞争,成为和现代重工(含大宇造船)体量比肩的全球前两大造船集团,有效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是完善全产业链,发挥互补和协同效应。合并后,研发、设计、建造、配套体系更加完善。南北船的优势各有侧重,南船主要的优势在于其优质的造船厂等硬件设施,而北船则在科研院所、船用配套、非船产业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从产品角度来看,北船在军船研发有较强优势,而南船在民船上有较强研发实力。若合并后预计将推动各类资产的专业化整合,有效发挥双方的互补和协同效应,提高企业价值。
总的来说,对于我国船舶行业来讲,两船合并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过剩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提高两大集团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行业供需情况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整个船舶行业短期内仍然处于供给过剩的局面,行业仍在筑底区间。